-
当许多人还在研究AI如何辅助个人写作时,一个精干的团队已经用它作为杠杆,撬动了近百万的业绩。这不是理论,而是刚刚发生的真实案例:
-
2月:测试新品(旺季开始),业绩 3万;
2 月 :测试新( -
3月:团队扩充至3人(1.5运营+1.5客服),业绩飙升至 22万;
-
4月:团队快速增长,业绩达到 46万;
-
5月:进入传统淡季,依然稳稳拿下 31万。
短短三个月,累计业绩近百万,提前完成了去年底制定的全年目标。这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核心增长逻辑?
一、从“躺赚”到“助人”,发现增长新引擎
故事要从2024年的旺季说起。当时,仅靠1个线上兼职运营和2个兼职客服,代写业务就能稳定月入10万。每天开支仅两三百,交付成本极低,纯利润高达大几万,而创始人每天投入的时间甚至不足1小时,堪称纯粹的“躺赚”模式。
然而,安逸让人思考。在与圈内朋友的交流中,他将自己这套成熟的打法,毫无保留地应用在一位圈友的业务上,帮助其成功地将利润从10万量级放大到了百万级别。这次经历,让他深刻意识到了“团队化放大”的恐怖能量。
二、战略转型:从“代写”到“1V1辅导”的高客单之路
随着下半年代写业务进入淡季,团队没有原地等待,而是迅速测试新品,最终精准锁定了“硕士论文、期刊、核心期刊1V1辅导”这一超高客单价业务。
这个业务的底层逻辑,与代写完全一致,依然是那套被验证过无数次的黄金公式:流量 – 转化 – 交付。
-
流量端:在小红书上采用固定的、可复制的矩阵打法。每天20个账号,每个号发布5篇笔记,稳定地可以带来7-12个精准粉丝。
-
转化端:虽然流量不算巨大,但转化率稳定在5%左右。凭借高达5000元的客单价,即使一个月只有少量成交,也能轻松带来数万元的利润。
-
交付端:这是整个模式“轻”的核心。团队不直接参与复杂的学术辅导,而是整合资源,寻找在校的博士、高校讲师甚至副教授、教授来负责交付。团队的核心任务,就是将前端的流量和中端的转化做到极致。
三、团队化运营的精髓:我们只做最擅长的事
这套模式的成功,完美诠释了“轻资产创业”的精髓。创始人负责线上兼职运营的管理,把控流量方向;合伙人(对象)则专注于转化环节,承接精准流量并完成销售闭环。最耗费心力的交付环节,则完全外包给更专业的老师们,几乎不会出现问题。
这套看似简单的“流量-转化-交付”模型,为何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?它成功的关键,并不仅仅在于找到了一个好的业务方向。
其背后,是一整套标准化的SOP(标准作业程序)在支撑。那每天100篇的小红书笔记,是用什么样的模板才能持续产出?如何设计出让客户无法拒绝的转化话术?如何搭建并管理好一个由博士、教授组成的线上交付团队,并确保服务质量?这些才是将一个普通项目,升级为“印钞机”的真正秘诀。
-
会员全站资源免费获取,点击查看会员权益
普通用户可在下方单独购买课程!
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